9月17日-18日,鋼鐵行業鐵前對標交流會在中國二十二冶曹妃甸濕地運動公園召開。此次會議由江蘇省鋼鐵行業協會、山東省鋼鐵行業協會、河南省鋼鐵行業協會、山西省鋼鐵行業協會、唐山市鋼鐵工業協會、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協辦,旨在匯聚行業智慧,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先進經驗,共同探索鐵前工序在“雙碳”目標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推動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提升整體競爭力。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原二級巡視員、江蘇省鋼鐵行業協會高級顧問唐振亞,江蘇省工信廳原材料工業處主任劉镕瑞,江蘇省鋼鐵行業協會會長陳洪冰、秘書長蔣莉,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科技環保部副主任曹曲泉,全國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冶金固廢資源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王姜維,河南省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孟偉紅,山東省鋼鐵行業協會部長邵建波,唐山市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晏希會、研究院院長孟慶增、會員中心主任杜曉嵐,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安全總監、副總工程師陳曉剛等出席大會。來自全國各地多家鋼鐵企業的代表共200余人現場參加,同時超過2500人通過線上參加會議。
唐振亞表示,鋼鐵行業通過超低排放改造、極致能效工程等措施,環保指標持續改善,污染物排放量顯著降低,體現了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積極成效。但鋼鐵行業特別是鐵前系統減污降碳、降本增效依然任重道遠,直接關系到每個鋼鐵企業乃至全行業的競爭力,更是推動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的戰略支點和重要突破口。此次會議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深入探討鐵前系統降本增效路徑,推動鐵前系統深入開展減污降碳,共同探索“雙碳”目標下鐵前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平臺。
陳曉剛在致辭中指出,在鐵前工程領域,中國二十二冶以國家級技術平臺為支撐、深厚工程經驗為根基,聯動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前端資源,持續突破關鍵技術瓶頸,為鐵前領域降本增效升級、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注入核心動能。中國二十二冶將進一步聚焦鐵前工藝綠色化、低碳化技術,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加強與各方密切合作,共同探索鐵前工序的降本增效新路徑、新模式。
孟慶增表示,在“雙碳”目標引領與行業轉型攻堅的雙重背景下,鋼鐵企業正面臨節能降碳、降本增效的多重挑戰。鐵前系統是鋼鐵生產能耗與成本的核心環節,其綠色化、智能化水平直接關系全行業高質量發展進程。
會上,18家鋼鐵協會及企業相關負責人分別聚焦鋼鐵行業鐵前相關實踐作匯報。中國二十二冶以《硬核技術筑鐵前高地 全鏈實力賦產業新篇——中國二十二冶鐵前工程技術與產業實力全景呈現》為題作專題報告,詳細介紹了二十二冶在燒結工程、冶鐵工程等方面的發展,以及熔融還原、智慧建造等關鍵技術與在冶金、屬地化、裝備、施工資源、“平臺+項目”、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優勢。會后,與會人員到中國二十二冶曹裝備制造廠進行參觀。
中國二十二冶聚焦冶金建設主業,在煉鐵、煉鋼、軋鋼、焦化、燒結等方面有著豐富的工程施工經驗,同時公司在鐵前工程上擁有著豐富的業績和對應的管理人員,先后承攬了一系列鐵前建設工作。以國家級技術平臺為引擎,通過自主創新與產業鏈協同,在鐵前工程領域形成“技術研發—裝備制造—智能建造”的全鏈條優勢。未來將持續聚焦綠色低碳與提升整體競爭力,為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方案。